西海大峽谷記
更新時間:2015-4-10
小編:
來源:
3880
“有二士游黃山,留連松石,日暮忘歸。夜色蒼茫,草深苔滑,乃共坐于懸崖之下,仰視峭壁,猿鳥路窮,中間片石斜欹,如云出岫。缺月微升,見有二人坐其上,知非仙即鬼,屏息靜聽……”
僅僅六十八個字,就將偌大的黃山“西海大峽谷”描述得神出鬼沒,神乎其神,神形并茂,神采飛揚。
清代大才子紀(jì)曉嵐《閱微草堂筆記》中的這一筆,硬是將我們這些所謂的文人,逼到了西?!芭旁仆ぁ鼻暗膽已逻吷稀?BR> 太白老李在黃鶴樓前尚且謙遜,我等安敢“班門弄斧”?勉為其難,難而為之,不妨“為賦新詞強說愁”,寫上幾句。
二
若問“西海大峽谷”位在何處?
簡言之,西海“排云亭”下方的奇幽靈秀,神秘飄渺,深不可測的澗壑就是。
在西?!芭旁仆ぁ鼻?,我們可以初步的領(lǐng)略、欣賞“西海大峽谷”——懸崖刻削,深淵無底,儲怪歸虛,如夢如幻……
雖說這“排云亭”之觀,也算精品,但只是“西海大峽谷”啟開的一扇門戶,或者說,此地所見僅僅是在一根甘蔗的苗梢上啃了小小的一口。
在“排云亭”或在松林峰上的“凌風(fēng)臺”上,可以看出“西海大峽谷”如大寫的“V”字。其形狀恰如一本正在打開又尚未打開的巨冊天書。書冊正中的那條底縫是“排云溪”;兩邊是層巒如頁,疊巖如章;每張頁面上,縫隙如格,巧石如字,奇松如句,且字字皆珠璣,句句可圈點。
三
音樂家步入峽谷,會發(fā)現(xiàn)一個橫吹笛子豎吹簫,琵琶斜抱,雙嬌撫彈的古典管弦樂隊。若問樂譜何在?在谷底那面脈絡(luò)清晰,縱橫交錯,潔白如玉的石英脈巖上。
動物學(xué)家在這本書中,看到了一個動物世界——路邊有石如龜,探頭向人,似在問路;山林間孤峰如駱駝昂首奮勁,其神貌頗似“徽駱駝”;西邊一列石林,下者若巨蟒出山,中者如雄雞斗鷹,上者似天鵝曲項向天;正面峰頂有虎嘯傲,不可一世,而在其右下側(cè),石如巨鱷,正虎視眈眈,身形欲起;谷中石柱頂上,松鼠睡醒了,警惕地探出腦袋,居高臨下觀察四方;還有真實鮮活的“巖燕”在峽谷云霧中歡快地穿梭往來……
地質(zhì)學(xué)家喜歡看巖石山體,比較分析后,說“西海大峽谷”的峰林地貌與它處有別。天都、蓮花那樣的雄偉壯觀,高聳入云的形狀的稱作“錐狀峰林”;光明頂、北海那邊有綿延起伏的山脊梁的稱作“脊?fàn)罘辶帧?;而“西海大峽谷”則是“陡懸破碎狀峰林”——“仙人曬靴”半懸峭壁,吼一聲似乎都會跌落;“仙人踩高蹺”隨時會摔倒……
隨著向“西海大峽谷”的深入,這種“陡懸破碎”峰林發(fā)育得越發(fā)完美——“陡懸破碎”得直讓人提心吊膽,躡手躡腳,屏聲靜息。
地質(zhì)學(xué)家還說,那條從峰頂垂直至溝底,寬約十公分,高差三百多公尺的白色“龍涎”,在地質(zhì)學(xué)上叫“石英脈巖”。
雕塑家來此,該是最謙遜的學(xué)生了——他們不能不謙遜,甚至可能產(chǎn)生自卑——上下3600多公尺的山道,形如龍蛇,出天入地,神出鬼沒,且步步生輝,處處見奇——簡直就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(shù)品。它以懸挑棧道為主。棧道以點連線,以線連面,最大限度縮小了對自然的破壞。道路上,階、欄、柱是幾可亂真的黃山松的雕塑——臺階是中間鋸開的松段,欄桿是松的枝椏,撐柱是松的主干。道旁懸崖處,偶爾也見蔓舞的“藤蘿”,那是西海女神對你的羈牽掛記……人為的建筑與自然生態(tài),在這里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(tǒng)一。而筑造者卻是一群斗大的字不識幾筐的粗獷漢子。自嘆不如,雕塑家不能不謙遜。
若舉目四顧,見滿峽谷鬼斧神工刻削雕琢出的精美絕倫、大巧若拙的奇石秀峰時,特別是看見那尊天然的額發(fā)飄逸,眼睫閃動,鼻梁挺直,唇吻緊閉,下頦微揚的神倨氣傲的側(cè)面人像時,雕塑家恐怕會慚愧自卑得臉紅到脖子。
文人騷客自是多情種子。在他們的眼中,“陡懸破碎”的峽谷,皺褶遍布,垂直縱橫,線條如格,色彩如鉛,峻肅冷艷。而黃山松靠著能分泌酸性物質(zhì)的根系在這破碎線條間處處扎根。鉛灰黟色的巖壁上又飄浮著絲絲縷縷或翠碧明麗或濃綠深沉的氤氳,峻冷的面容上似乎抹上了幾縷凄愁。若是陰雨天,寒云慘霧,苦風(fēng)悽雨中,峽谷中則蓄積起滿壑的絕色的憂郁美。
多愁善感的文人騷客從這溝壑中,讀出了李清照“剪不斷理還亂”,“才下眉頭,又上心頭”的詞意。于是,便名其溝壑為“一壑情絲”。
在谷底,見峻峰如雋朗才子,面壁而對,隨口名為“東坡赤壁”?;羧换赝瑏砺窏5缿覓炜罩?,脫口而出的是“驚回首,離天三尺三”。彎轉(zhuǎn)處有二石相對,左下者是形態(tài)楚楚的柔弱女子,右上者則如心系江山又憐美人的偉岸丈夫;頓感非“霸王別姬”不能名之。又見二石如人相對,情意綿綿,若即若離,就又想起《徽州女人》中的“新婚”或“惜別”的場景。
…… ……
四
都知道,在黃山旅游有多種享受——手挽情侶,漫游翡翠谷,尋求的是那種清水入碧潭般的卿卿我我,情意纏綿。獨上天都,孤膽犯險,領(lǐng)略的是蒼山如海,殘陽如血,俯瞰群山,翹首天外的悲烈。談笑風(fēng)生,閑登蓮花,享受的是登高澄懷,逸情云上之樂……
那么,如若步入西海大峽谷,則改登臨俯瞰為尋幽探奇,抬頭仰視。“橫看成嶺側(cè)成峰”。角度變了,地位換了,其趣味自然有別。登高臨空時,一覽眾小,雄心萬丈,到這里則舉目皆上唯我獨小,于是,一種謙遜、寬容、仁厚自會潛移默化入血液骨髓中。
金朝詞人段克已曾說:人與寒林共瘦,山和老眼俱青。進一趟“西海大峽谷”,就有這種融入自然的感覺。
總而言之,“西海大峽谷”是一本天書,一本百科全書,一旦打開,一旦進入,便會讀之不盡,取之不竭,能使人癡讀一輩子。